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生态科学专业课程介绍
污染生态学
Pollution Ecology
课程编号:03600453z
适用专业: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总学时数:40
总学分: 2.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生态学、土壤学、环境学、植物学类课程
大纲主撰人:刘志华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为主线,以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律为主要内容。课程分成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部分,其中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迁移、生物富集、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及生物对污染物的解毒、生物监测、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及适应进化等内容;实践应用部分主要包括水体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及污染生态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思维的培养,让员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了解污染生态研究前沿,更对未来从事生态学理论应用方面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习题要点:污染生态不定义?污染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难点:污染物的类型、性质特点及来源。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员工对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理解污染物的类型、性质和来源,以及污染生态学的科学定义,了解典型污染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危害性。
第二章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4 学时)
习题要求:高等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基本策略有哪几种,植物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避性策略。
本章重点、难点: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类型、机理和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重金属的毒性、对植物的毒性症状和机理,掌握加重和减轻重金属危害的因素,植物重金属耐性的基本策策略,理解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特征。
第三章生物富集(2 学时)
习题要点:生物富集系数,典型污染物的生物积累和放大过程,放大倍数。
本章重点、难点:污染生态过程的基本类型,污染生态过程的主要概念,毒物类型及污染生态效应的基本类型。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员工掌握污染物与毒物、污染生态过程的基本类型,理解污染生态过程各类型具体内容,了解典型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后可能的污染生态过程。
第四章 污染物的毒性及生物的解毒(6 学时)
习题要求:高等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基本策略有哪几种,植物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避性策略。
本章重点、难点: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类型、机理和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重金属的毒性、对植物的毒性症状和机理,掌握加重和减轻重金属危害的因素,植物重金属耐性的基本策策略,理解高等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特征。
第五章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4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污染生态诊断方法,污染生态监测方法以及污染生态分析方法等。
习题目要求:水质生物监测、生物指标、评价标准、水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水质生物监测的优缺点,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污染生态监测的原理与方法,生物监测和水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方法及在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污染生态监测的原理与方法,理解生物监测和水生态系统健康内涵,了解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生态监测方法,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方法及其水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生物防治(4 学时)
习题目要求:水质生物监测、生物指标、评价标准、水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水质生物监测的优缺点,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污染生态监测的原理与方法,生物监测和水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方法及在管理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污染生态监测的原理与方法,理解生物监测和水生态系统健康内涵,了解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生态监测方法,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方法及其水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第七章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6 学时)
习题要求:土壤污染物的主要类型,主要土壤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土壤污染生物防治的机理与措施,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土壤污染类型及其危害;重金属和化肥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土壤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效应,土壤污染的监测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的生物防治机理与措施。
第八章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4 学时)
习题目要求:大气污染物类型、温室效应、酸雨等危害、生物防治方法等。
本章重点、难点:温室效应的后果及防治对策。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等问题、酸雨的形成特点、光化学烟雾等问题的防治措施。
第九章 污染土壤的修复(6 学时)
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农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及防治,化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重金属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迁移、积累特性。
第十章 污染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2 学时)
(二)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污染生态学》,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科学出版社,2001
《污染生态学》(第3版),王焕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任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以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为主线索、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生物抗性形成和生物防治为研究重点的边缘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员工掌握污染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解决方法,培养员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污染生态研究、环境保护、环境评价等相关工作打下应有专业基础。
二、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抗性、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水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和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员工自学,实验,实习,习题,答疑,期末考试。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让员工认识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污染物在生物体及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富集,污染物对生物的毒害作用机理;生物对污染物的解害及抗性的形成;生物对长期污染胁迫条件的生态效应与适应进化;了解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其生物防治措施,初步了解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污染生态问题。
四、改革思路和说明
1. 与实践结合学习污染生态学。
2. 要以市场理论为指导。
3. 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2. 要有全局观念。
3. 要有发展的观念。
4. 要有矛盾统一的观念。
5. 要运用一些必要的分析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