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员工工作

员工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员工工作 >> 正文

耕读十讲|第四讲-家国社稷,治理之道在人心

   发布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农业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在社会实践中,中国古代士大夫、乡贤逐渐构建出耕读传家的治理之道,他们传承耕读思想,并将其运用在国家治理之中。因而我们有必要去梳理耕读思想的历史文化脉络、传统优良耕读传家的丰富文化底蕴,思考传统农耕文化“古为今用”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一、原始农耕的出现

为满足民众的饱腹需求,即生存的需要,神农氏以身垂范,成为农耕文化中的人物典范。神农治世,躬身农事,将百姓最为看重的饱腹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点,以民为邦本作为治理之道,农业耕种构成其时代特色,改变了先民较为原始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开拓者。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本思想构成了传统农耕文明和农业社会的基本底韵。中国农本思想的雏形可追溯至神农时代的民为邦本、以民为本意识,在炎帝与黄帝农治与武治的较量中产生,并在农治进程中得到承继和发展。

二、“公而忘私”的大禹精神

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洪水滔天,水灾前后持续了好几十年。为了减少水患对先民的危害,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花了九年时间才将决口封堵,但时好时坏,始终未能根治洪水。禹治水之法不在于“堵”,而是采用疏导。在《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了舜对禹治水的夸赞,从治水出发,对禹的品格给予肯定,可见在古代治水之能与个人品格、才能是相通的。

三、“守正创新”的担当作为

千百年来,聚族而居。在漫长的农耕文化熏染下,粮食安全与水患防治逐渐成为各阶层的普遍共识,从而促成了以早慧的中华农耕文明和中华民族为主体的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明代徐光启深研算学、天文历法,并将其运用在辅助农业耕种之中。明末清初的宋应星结合自身农耕实践经验撰书《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生产技术。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中国人一直在改革创新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向实现“禾下乘凉”梦奋进。

四、耕读文化与社会治理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社会,都离不开治理。耕读传家治理的思想与文化是在实现社会、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农耕文化代表之一,是家族中每个个体、由个体组成的家族和众多家族组成的整个社会所共同向往的精神境界。耕种为生活提供物质支持,读书为精神提供“食粮”供应。家规、家训是古代家庭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家族期望香火永续、兴旺发达的表现。家规、家训的传承实际也是家中先辈对后辈的嘱托与要求。

五、宗族传统的治理实践

经数百年传承,将耕读并举、耕读一体、半耕半读等耕读思想融汇于家训中,往往成为许多宗族的传统。家训中要求后辈耕读并举,其深意并非仅仅局限于耕作与读书两个词本身含义,更多的是通过耕读并举,培养后代勤耕、奋读、朴素等优良品质。古代大家中多强调耕读,并在家训、家规中多有体现,便是希望家中后辈能够靠自身勤劳简朴使得家族水葆繁茂,而非寄靠祖辈蒙荫安享一代富贵,其意义便在于此。

六、优良传统道德的丰富内涵

耕读传家的教化实践作为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其“勤劳简朴、知书达理”等传统价值观念成为优良道德品行培育的基础,也成为了调整家庭、社会关系的指导规范。传承至今的优良道德传统曾在古代社会家族的家风构建与家族延续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当今时代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培养立德修身的道德典范,引导他人树立优秀道德品质,形成伦理文化道德观念。

七、耕读传家的教育价值

传统耕读传家的出发点是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与代代相继,耕为家族生存提供物质支持,读为家族培养品德高尚、读书应举的后辈。通过对耕读文化的坚持与弘扬,实现教化,在耕与读之中营造更为积极的社会学习氛围,提升参与国家、社会治理的各大主体的素质与能力。耕读传家的思想与精神对于一个家族,是其治家之道、教子之道、修身之道的真切体现,是家族内在治理的实践指导,更是成为宗族传统被代代传承。

家是国的基础,有国才有家。中华农耕文化是家国文化,家国思想源远流长,家国情怀一脉相承。愿同学们牢记家国社稷,共筑美好未来。